蛋糕网.com蛋糕店,为您提供蛋糕速递,蛋糕预订,蛋糕订购,网上送蛋糕,异地订蛋糕服务。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均设有蛋糕配送店,蛋糕店加盟区域中的 东区位于市中心城区,辖10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7.37万人,非户籍人口4万人。2006年,实施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主导、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提升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园区经济,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区生产总值达69.97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0.19%;工农业生产总值68.63亿元,增长10.91%。东区各项经济指标强势,获市“经济强区”称号。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迁出劳动密集型企业,城市型工业渐显雏形。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尤其是电子类科技产业开始集聚,如山水、雅佳、三星、飞利浦等国际知名品牌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相继落户,其中产品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5家。200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累计(现行价)6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2%;工业企业产销率97.62%,工业增加值15.33亿元,88家规模企业累计工业产值(现行价)61.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0.1%,增长2.99%。工业能耗减少,工业总用电量1.45亿千瓦时,平均每千瓦时电产出47元工业产值。工业增长从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轨。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建成白沙湾产业园区15米宽的1号路。严控招商选资标准,拒绝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入园,最大限度地发挥园区土地资源价值。 农业 白沙湾洋角口自然村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由区办事处代管各项经济业务及核算工作,协助发展集体经济。检测辖区内13个市场的农产品,全年共检测样本2.5万个,合格率99.62%。维修森林防火隔离带43.78公里,完成市政工程造林3000亩,抚育6000多亩,防火造林11.5公里,林带抚育20.26公里。不定期检查酒楼食肆,查处违规经营野生动物,保护森林资源。做好汛前三防安全检查,依时报送三防情况,及时补充三防抢险物资。核定登记水库移民,统计户数425户,完成长江水库内949.06亩耕地和13.01亩鱼塘的测量工作。投资14万元,建设农产品安全检测站,培训农村财务人员。200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2494万元,比上年下降11.4%。 第三产业 服务业的行业构成日趋合理,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发展定位明晰。2006年,服务业实现总收入16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税收9.66亿元,是工业税收的6倍,占全区税收总额的79.53%,成为全区的税源主体。房地产业继续快速发展,总收入27.35亿元,增长6.68%,房地产业税收1.65亿元。现代服务业成为最大增长点,金融保险业收入16.74亿元,中介服务业收入5.72亿元,商务服务业收入7.59亿元,增速分别为13.69%、32.11%、27.25%;商品批发零售业收入60.16亿元,增长20.64%;其他传统服务行业也加快发展步伐,特别是餐饮业增长30.72%。 城乡建设 配合市政工程建设,促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完成白沙湾产业园区二期新征用地1000亩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完成起湾涌整治的勘探、设计方案论证以及排洪泵站选址。理顺“城中村”管理,统一维护管养区内15米以下街道的环卫、道路市政公用设施、绿化等,接收原属经联社的保洁员165人,增加门前三包清洁员49人,增加垃圾屋180间。实施城市绿化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接管城中村绿化面积2.7万平方米。 外经外贸 利用“3·28”招商经贸洽谈会,宣传辖区营商环境,推介白沙湾产业区。全年引进工业项目14个,占地331.14亩,已完工项目7个,在建项目3个,全部投产后总产值9.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18.3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5.89亿美元,增长18.75%,进口总值2.5亿美元,增长13.64%。新增三资企业9家,实际利用外资2354万美元,增长55.38%。 财政税收 税收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各项税收1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7%。其中,国税收入3.24亿元,增长24.82%;地税收入8.9亿元,增长7.67%;农业税收1.25亿元,增长106.12%。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壮大非税收入实力,实现非税收入6159万元(按可比口径统计),增长8.2%。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9亿元,增长48.45%。深化预算管理改革,61个预算单位全部编制部门预算,理财水平提高。规范政府采购,全年完成政府采购11宗,采购预算1008万元,实际采购金额828万元,节约财政资金180万元,节约率17.88%。 社会保障 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在长江三溪社区建成首个社区就业服务基地,通过开办来料加工行业促进就业。举办“再就业援助月”、“一对一就业援助招聘会”等专项活动,帮助34名城乡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开展户籍人口劳动力资源调查,免费培训城乡富余劳动力656人。全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3360个,转移富余劳动力355人。顺利开展社保扩展工作,全区参加各项保险超5万人,推进农村社保体系建设,区财政安排农村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补贴1428万元,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共14125人,基本完成参保扩展工作。区财政拨付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89万元,新村等11个经联社共14125名居民纳入医疗保险。落实低保和救灾救济工作,全年共办理城乡低保申请111户326人,发放低保补助金45.9万元。成立社区红十字会员小组和志愿者(义工)服务队,1100人参加自愿无偿献血。开展赈灾义卖筹款等系列公益活动,筹得慈善款110万元,为广东韶关、潮州等受台风灾害地区捐款43.7万元。 人民生活 2006年,全区在岗职工工资年人均24953元,比上年增加2202元,增长9.68%。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617元,增加916元,增长10.5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人均145505元,增加6964元,增长5.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即城乡居民社会购买力)年人均58948元,与上年持平。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6平方米,增加3.18平方米,增长9.6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996万千瓦时,增加1495万千瓦时,增长12%。固定电话用户90830户,比上年增加8210户,增长9.94%。移动电话用户23万户,比上年增加62150户,增长37.03%。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落实教师住房补贴,提高教师住房公积金标准,大幅增加教师收入,促进教师队伍稳定。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朗晴小学。改造竹苑小学围墙和东区中学运动场,完善东区小学校园安全设施。东区中学创建成为省一级学校。设立10万元的民办学校教学专项奖,制定民办学校管理措施及奖励方案。东区团益学校获“全国先进民办学校”称号。实施名校带动战略,松苑中学被定为区中学优质化工程项目学校,获每年区拨款1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实施“振兴初中”计划,在初三年级实行月考制度。教学质量再创新高,东区中学高考连续8年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科技 鼓励区内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协助企业申报、立项市科技项目,组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促进技术成果向先进生产力转化。2006年,推荐山水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和卓梅尼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组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雅佳电子、山峰机械、东朋化工、大桥化工、金雅铭牌等5家企业申报市重点技改项目,山水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申请认定市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今科公司、名士轩旅游产品设计事务所、中山日报社、胜意环保工程与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并已获准立项。全通数码、坚信科技等2家公司已获准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民科企业6家,市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工程研发中心5家,市级民科企业61家。 文化 在全区开展树立正确荣辱观活动,印发宣传单张5000份,举办倡导“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区文艺晚会10场。配合市属媒体进行“中山乡村纪事”及“新农村纪事”采访活动,宣传城乡改革开放后日新月异的变化。举办“文明东区、和谐家园”美术、书法篆刻、摄影获奖作品展,“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东区”第三届东区社区曲艺调演文艺晚会,第十五届“同是东区建设者”歌舞大赛等18项系列文艺活动,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抓好文化经营场所的审核,加大力度管理和监督文化市场,开展网吧、电子游艺厅等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收缴盗版图书5000册、影碟10000张、带赌博性质的游戏机32台,保障文化市场文明守法经营。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推进家庭美德教育建设,全年发动群众征订党报、党刊、各类书籍、报纸共4316份(册)。成功举行第六届香港中山东区同乡会理监事换届就职典礼暨春节联欢大会。在东区商会成立一周年庆典上举办“第三产业与东区经济发展”论坛,明晰东区未来经济发展思路。 医疗保健 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全年建立家庭病床45张,累计家庭病床诊视432人次,访视930人次,临终关怀18人,心理咨询237人,新建立健康档案302份。每月在社区开展义诊咨询活动,为居民免费体检、结核排查义诊5500人次。计划免疫接种47989人次,接种率100%。东区医院获省“接种示范门诊”称号。加强监控和管理传染病,作“三热”病人疟疾送检标本24份,入户蚊媒密度监测2200户。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和食品监督执法,全年办理健康证7430个,卫生许可证306个,发放卫生监督意见书300份,处理群众投诉18宗,行政处罚10宗,取缔非法行医诊所4间。 环境卫生 加强城市管理执法,清拆各类违法建筑,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821宗,巩固市容市貌管理成果。投资15.5万元,购置德国进口环卫清洁机一台,增配2名专业清理员,大力整治乱涂贴的城市“牛皮癣”工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出版健康教育专栏12期546板,印发宣传单张7万份。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复查成果,整治环境卫生,开展3次全民性爱国卫生活动,清理卫生死角362处、18330平方米,净化辖区环境。 计划生育 东区连续8年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先进镇区。全区常住人口已婚育龄妇女16617人,全年户籍人口出生986人,出生率13.38‰,计划生育率93.3%,人口自然增长率9.38‰。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22333人,出生1711人,计划生育率80.71%。落实“四术”671例。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为全区1400多对新婚未育夫妇提供优生优育咨询和技术服务。举办新婚夫妇学习班12期,培训新婚夫妇490对。在社区举办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服务活动12场,吸引近万名群众参加,送出奖品6000份,派发宣传册8万份。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对象的调查、审核和奖励金发放工作,全年共发放奖励金近9万元。 工青妇工作 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80%的外资企业组建工会;有308个工会签订集体合同以及工资集体协议,覆盖率达96%。新签劳动合同职工5000人,签订率达88.6%。开展4次劳动竞赛,为企业增产节约120万元。举办各类技术技能竞赛活动4次,输送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13人。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将17个经联社团支部改组为10个社区团总支,在8家非公企业建立团组织。创建少先队“星级队部室”,发展1200名新团员,向中共党组织推荐143名优秀青年为建党对象,培养发展124名预备党员。开展青少年感恩教育,组织中学生参加“06阳光接力计划”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系列活动。举办中山香港青年航空文化交流,组织优秀少先队代表赴广西百色地区进行扶贫助学活动。拓展志愿者服务,建立助困基金,开展赈灾筹款、绿色中秋月饼盒回收等系列活动。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开展“百万妇女学法律”系列活动,订购学习资料和答题卡28670份。投资专项经费8万元,举办妇女技能、技术培训8期,培训576人。举办大龄青年联谊活动,宣传现代文明的婚育观念。1500名妇女参加免费乳腺普查,发放婚育健康宣传资料等15070份。举办东区首届女子集体舞比赛,600多人参加比赛,丰富妇女业余文化生活。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创建“平安东区”,收编整合全区基层治保会,增强基层治安防范功能。加大人防、物防、技防的投入,从信息预警机制、公安、保安、治安的“三安”联动巡逻防控、卡哨设置、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4个方面构建起严密的社会面治安防控网络。以夏洋小区为试点,加强开放型小区的防控建设。加强管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增聘20名户管员,增拨财政资金50万元。开展流动人口调查,打击“法轮功”、“黄赌毒”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控制刑事案件发案率。全年立刑事案件1041宗,重大案件778宗,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4.9%和31.8%,破案率49.4%,比上年同期上升21%;发生“两抢一盗”案件904宗,破获毒品案件21宗,均比上年同期下降25%和4.6%。2006年,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分局,强化安全生产,检查企业6414家次,有效遏制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司法信访武装 开展外来员工法制教育,以白沙湾工业园骏贤居文化广场为阵地,在山水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等15家大型企业中开展“法律进厂企”活动。宣传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印发法律宣传单张及有奖考试卷,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完善法律服务机制,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全年办理协议见证49宗、法律援助案件5宗、法律调解29宗。成立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专门机构,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一批“外嫁女”股份权益问题。 全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7宗,比上年下降3.5%,调处案件56宗。妥善调解劳动争议294宗,为1417名工人追回拖欠工资192.32万元。全区无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 扎实做好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全年接收退伍士兵12人,按政策发放安置补偿金27.6万元,全部实现自谋职业安置。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组织民兵预备役队伍随时完成应急任务,择优选送15名青年应征入伍。 社区建设和管理 开展“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花苑等7个社区达到创建目标要求,被评为市“六好”平安和谐社区。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全年投入办公用房建设和装修资金近700万元,建成面积1320平方米的齐富湾社区办公大楼,完成花苑社区1200多平方米办公用房的配套装修。4月15日,完成全区地名标志设置,更新设置路牌570个,巷牌1217个。 | 中山市蛋糕店: 东区相关网站: 东区邻近旅游景点: ·中国各省人口排名 ·中国各省面积排名 ·全国行政区划代码及身份证号前6位查询 ·全国各地车牌号对应地区查询 ·全国各地长途电话区号及邮政编码查询 ·中国各省市区蛋糕配送范围一览表 |